“科学种子——百校科普行”活动在淮安涟水举办

本文发布于:2025-06-17 来源:

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激发创新探索热情,6月12日至13日,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淮安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我助妇儿康・科学种子”项目“百校科普行——科普进校园”活动,分别走进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红窑实验学校,两校20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这场融合科技展示、实验互动与科普讲座的科学盛宴。活动由涟水县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局及承办学校协同组织实施。

在科普秀环节,春晚同款跳舞机器人以精准舞步亮相,配合2条仿生机器狗的灵动表演,与十架无人机组成的空中编队交相辉映,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不伤手的火焰、会冒烟的饼干、探秘水分子的世界等科普秀相继展开,当100度的开水遇到零下196度的液氮所产生的“爆炸”和蘑菇云,让师生在感官冲击中理解科学原理。

全天候开放的科普体验区成为探索热点,AI数字展示、VR体感探秘等20余个展项同步开放。同学们在与象棋机器人对弈和AI图像生成中体验人工智能,在异形齿轮、角动量守恒等科普展品操作中理解机械原理。“原来科技这么有趣!”现场师生纷纷感叹,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认知,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活动特邀知名专家为两校师生带来4场深度科普讲座。著名科普作家、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董淑亮以《发明创造里的科学密码》为题,从发明创造的本质、创新主体的多元性、科学素养提升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结合《偷懒的人类》等100余部作品案例,以“懒人思维推动科技进步”的趣味视角,揭示创新源于生活观察的本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巍博士带来《地震与避震》报告,通过地震、滑坡等案例解析地球内部结构与板块运动,结合工程实践阐述地球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应用,展现“科技守护家园”的创新图景。现场师生表示,讲座将前沿科学知识转化为易懂内容,既拓宽了科学视野,也激发了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的意识。

下一步,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将继续实施好由省科协联合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发起的我助妇儿康·儿童健康成长计划“科学种子”项目“百校科普行——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组织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助力青少年点亮科学梦想,为科技创新储备后备力量。

文章主题词:
(作者:包政)
咨询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