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队”模式破解青少年科技教育衔接难题

本文发布于:2013-07-05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6月26日电  说起现今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开展最好的往往是在小学,到了初中、高中以后,由于升学压力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在小学阶段颇具科技创新热情的孩子由于缺乏相关的科技创新环境最终远离了科技创新道路。在江苏一些地区,却有人创新性地将“集训队”模式引入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打通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之间的衔接壁垒,通过整合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科技创新教育之路。

    来自江苏大丰高级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潘成是一名省级科技创新标兵。潘成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接触计算机这门新兴的学科竞赛并产生了兴趣,2007年初一第一次参加初中组信息学竞赛即获得一等奖,初三时以初中生身份参加高中组信息学竞赛获得一等奖并超过保送生分数线。高一暑假参加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铜牌,高二参加23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获得“最佳选手”称号,高二暑假参加北大举办的信息学夏令营,以总分第四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现场签约录取。令人意外的是,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成绩显赫的潘成并不是在大丰高级中学进行的信息学培训,而是加入了盐城地区一个名叫NOI(信息学)的科学实验班。

    据NOI科学实验班的指导老师陈鹏老师介绍,该实验班招收周边地区各所中小学中有信息学特长的优秀苗子,以学科竞赛为目标进行班级管理,就好似一个以不同年级信息学特长生组成“集训队”。据了解,“层层选拔、梯队推进、重点培养”是这个班的教学宗旨,而由于长期在一个“集训队”里进行训练,这些有特长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过程中不存在培训环境上的变化,所以他们当中的80%毕业后都继续从事了和信息学相关的工作。

    在采访中,潘成表现得十分成熟稳重,并且也很健谈,并不像一般学理工科的孩子那样有些木讷。经过交谈我们发现,他从小就开始做班干部,从小学到高中一路走来,不仅充实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缓冲区”,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由于他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全班同学的认可,所以同学们都亲切的称他为“潘大”。

    “集训队”模式有效地保持了孩子们的科技创新热情,在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也锻炼社交能力,然而这种模式的作用却远不止这些。在常州田家炳中学,存在着一个机器人项目“集训队”,不仅整合了周边地区的资源,还提升了活动经费的使用效率。

    据常州田家炳中学负责机器人项目的郭文君老师介绍,田家炳中学的机器人项目起步早,并且从未间断过,由于机器人项目搞得好,“常州市机器人俱乐部”也便挂牌在该校,形成了以田家炳中学为中心,辐射其他周边学校的一种“集训队”模式。常州市里每年拨款10万元作为特色经费支持该机器人俱乐部的发展,而这种集中管理的模式打破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壁垒,先后在清潭中学、丽华中学、少年宫等地方进行展示和交流,并且参加常州市政府组织的“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青少年机器人项目的发展。

    如果说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包括了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的话,那么盐城的“NOI科学实验班”和常州田家炳高中的“机器人俱乐部”恰恰是这种“集训队”模式在这两种教育形式下的成功案例,他们的成功给那些还在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衔接和资源整合问题困扰的地区提供了新的思路。(韩啸)

新闻链接:“集训队”模式破解青少年科技教育衔接难题

文章主题词: 集训队 青少年科技教育
(作者:)
评论(0)